您的位置:首页 >创新 >

落花生读后感(《落花生》原文赏析)

时间:2022-12-07 13:31:19 来源:[db:来源]

聊《落花生》

今天,在课堂上,带着孩子们初步聊了聊《落花生》。

经过自读3遍、6人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后,我提出了第一个问题:“什么是落花生?”

因为孩子们都生在、长在农村,对“落花生”并不陌生,他们叽叽喳喳地给出了答案:“就是把花生棵挖出地面,从花生棵上把花生落下来的过程。”

好吧,这是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把自己的理解说了出来。虽然《教学参考》上的解释是:1、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互生,有长柄,小叶倒卵形或卵形,花黄色,子房下的柄伸入地下才结果。果仁可以榨油,也可以吃,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2、这种植物的果实也叫花生。

说白了,“落花生”就是农作物的名称。而我们这里管这种农作物就叫“花生”。孩子们把“落花生”理解成一个摘果实的过程,又何错之有呢?所以,我没有特别指出这个小小的“失误”。当然,也是为了下节课细品文本时,埋个伏笔,做个铺垫罢了。

接着,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落花生’只有这一种解释吗?没有其他的涵义了?”我没有给孩子们思考的时间,继续问,“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来,谁给大家介绍介绍作者。”

肖吉劢读了他手里的《解读》中有关的资料:“许地山(1893-1941),笔名落华生,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许地山小时候,他的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教育子女为人处世要脚踏实地,不求虚名。所以许地山写了《落花生》一文追忆父亲的教诲。主要作品有《空山灵雨》《缀网劳蛛》等。”

“通过作者简介的了解,你发现了什么?”我继续追问。

“作者许地山的笔名叫‘落花生’。”

“嗯,对的。文章的题目可谓是‘一语双关’。那他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

“为了怀念父亲。因为在吃花生时,是父亲教会了他们做人的道理。”

“哦。那么,文中哪些话是父亲要告诉我们的人生道理呢?”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彭移凡回答。

“不对!这是‘我’说的,不是父亲说的。”同学们听到彭移凡的回答,异口同声地反驳。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杨昊潼赶紧说,“这才是父亲说的话。”

“同学们想一想,‘我’说的这句话,虽然从‘我’的口中说出来,但话里的意思是从哪里来的?”

“是对父亲说的话的理解。”

“对的,其实这两句话就是本文的核心,也是父亲告诉我们的人生道理。做人要做——”

“有用的人!对别人有好处的人!”

“非常好!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是有用的人,是对别人有好处的人呢?”

“科学家,”杨天朝说,“因为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让我们过上了更幸福的生活。”

杨昊潼说:“我认为是军人。因为军人驻守边防,保家卫国,我们才能安全地生活。”

杨淑雅说:“是医生。医生会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救人于危难之中。”

“是工人。我们住的房子是工人建起来的,走的公路是工人铺就的......”孟昊天也站起来发表意见。

......

“你们有没有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任何一个职业,任何一个岗位,都很有用,他们做的事都对别人有好处?”孩子们听后纷纷点头,我接着说,“就拿农民来说吧,我们都是农民的子弟,如果农民不种地了,粮食从哪里来?大家吃什么呢?所以,不管身担何种职业,身处哪个岗位,只要做好自己该做的,就是有用的人,就能给别人带来好处!”

下课铃响了,孩子们没有像往常一样欢呼雀跃地涌出教室,而是垂下眼眸,陷入沉思......

我想,他们一定在思考:自己如何才能成为那个有用的人,那个给别人带来好处的人吧!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