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电商 >

风寒感冒药有哪些(一天之内治愈风寒感冒)

时间:2022-11-18 19:33:04 来源:[db:来源]

小编导读

翻开中医学教材里的《中药学》和《方剂学》,开篇都会见到一味中药的名字——麻黄。作为《神农本草经》中就已经被收载的药物,它还是医圣张仲景应用于多张方剂中的主力药物,有“治疗感冒的第一要药”之称。如果回归《本经》视角看经方对于麻黄的应用,会有什么样的领悟呢?来文中一起重新认识下这味重磅中药。


麻黄

(药用部位:草质茎质地:轻)

《神农本草经》: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一名龙沙。

《伤寒杂病论》:应用麻黄的常用经方如麻黄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来源:《神农升降药法》

升降(阴阳盛衰):

升(阴盛)

“麻黄:味苦,温”,麻黄属于“升类”,用于治疗“阴盛”的实寒证(含风寒)。

味苦为降,为什么味苦性温的麻黄却属于“升类”呢?

众所周知,麻黄是一味力量很强的发汗药,其治疗方向是向上、向外升散,其治法属于升法。后世也根据麻黄的功效,将麻黄的性味归结为辛温,实际上,如果仅从功效来反推药物的性味,从而认识一味中药,这样做既不客观,也不全面。

《神农本草经》客观地记录了麻黄的性味是苦温,而非辛温。也就是说,古人根据真实的口尝,麻黄的味既非辛,也非甘、酸、咸、淡,按照五味进行区分,麻黄的味就是苦。仅从味的角度考量,苦味属于降法,而发汗属于升法,麻黄既是客观的苦味,又有真实的发汗作用,原因何在呢?

我们观察麻黄这味药,地上部分很大,而地下的根却很小,可见这个植物更多地吸收了太阳的能量,即动气的能量很多,就是气厚。有两个因素决定了麻黄动气能量作用于人体的方向,一个是药用部位,一个是质地。

麻黄的药用部位是地上部分的草质茎,地上部分整体是一个向上升发的状态。此外,麻黄的质地很轻,麻黄煎煮时会一直浮在水面上。因此,麻黄动气能量的方向是向上、向外动气升发的能量。

麻黄的质地很轻而性温,均提示这味药的动气的能量很多,就是气厚;我们再口尝麻黄,并没有多少苦味。因此,麻黄总体是气厚而味薄,偏性很大,主要是动气的能量来发挥效用,而其中很薄的味,对麻黄整体升降的影响很小。所以,味苦而性温的麻黄属于“升类”。

我们都有这样的常识,在日常疏通马桶的时候,并非是一味地向下“按压”,而是先向上“吸”,再向下“按压”,这样疏通的效果反而是更好的。

同样的道理,麻黄正是由于气很厚,所以向上、向外升发的力量很强,但麻黄并非如桂枝一样一味地向上、向外升发,而是在很强的升发之力中仍兼有很薄的苦味敛降能量,所谓升中有降,所以其发汗的力量最强。

因此,麻黄的治疗作用属于升法,治疗的病机是阴盛。

此外,我们观察麻黄,药用的部分基本就是很轻的中空的“吸管状”,所以麻黄具有“疏通”的功效,除了能够把人体上部的邪气散出去以外,还擅长将人体最深部(比如中焦、下焦)的邪气(比如实寒、水饮)“吸”出来并散出去,这是麻黄这味药的特性,也是辛温的桂枝所不具备的。

通过认识麻黄,我们也能够发现,仅仅通过具体的性味,很难将所有药物的特点准确地表述,而将药物的性味与药用部位、质地和特性结合起来,我们对药物的认识才更加客观和准确。

临床中所用的麻黄有生麻黄与炙麻黄之分,经方中所用的麻黄均为生麻黄。炙麻黄是将蜂蜜与生麻黄一起拌炒制作而成,蜂蜜味甘,会缓和麻黄的升发之力,兼以炒制也会减少麻黄的动气能量,因此,炙麻黄的升发之力要缓于生麻黄,药力会弱,也温和一些。

绝大部分应用麻黄的经方,原文均强调在煎煮时需要先煮麻黄并去上沫。生麻黄经过相对较长时间的煎煮,就会减其峻烈的气,作用于人体后就会相对温和。如果生麻黄的用量较大时,仍需按照原文要求先煮,如果用量很小,或者是用炙麻黄时,与其他药物同煮即可。陈年且量大的生麻黄,提前煎煮时出现的上沫,应去除。如果是量小、新鲜的生麻黄,提前煎煮也并无上沫。

病机(病性病位):

实寒、水饮;上中下焦

具有很强的升发力量,这是麻黄唯一的功效,其所有治症都是这一个功效发挥作用的外在表现。

麻黄能够向上向外升散邪气,所以麻黄能够治疗正邪交争于表的“中风伤寒头痛,温疟”。

麻黄能够向上、向外“发表”,所以能够达到“出汗”的治疗结果,也正是这个功效,所以能够“除寒热”。

正邪交争,正气欲向上向外驱邪,所以会出现气机向上的“咳逆上气”,而限于人体正气能力有限而难以驱邪外出,这时就可以用麻黄帮助人体正气驱邪,邪去则“咳逆上气”自然平复。

麻黄由于气厚,动气的能力很强,并且既能作用于人体的表,也能作用于人体的深部,因此,对于即使是人体深部的“癥坚积聚”的治疗,需要升法治疗时,就有应用麻黄这味药的机会。

经方中也经常应用麻黄的功效治疗属于“阴盛”的水饮证。

经方药学重磅新书

关于麻黄的经方有哪些?

如何通过脉象快速判断使用特征?

答案就在《神农升降药法》一书中。

之前悦读中医为大家推荐过陈建国老师的经方医学著作《仲景阴阳脉法》,相信大家对于陈老师以“阴阳盛衰”解析脉象的方法一定耳目一新。最近,陈建国老师“阴阳盛衰”理论体系新书《神农升降药法》和《经方脉证图解》正式出版,将为大家从更多方面展现陈建国老师的“经方世界”——

《神农升降药法》

《神农升降药法》,回归中医的原点,以阴阳理论为指导,总结中药的功效由“气、味、质、部、特”五个元素所决定,提出一味中药其实仅有一个功效,中药纷繁复杂的治症仅仅是这一个功效通过升降治法发挥的治疗作用,因此,领会了中药的这一个功效,就可以把握中药治病的本质,从而达到灵活而准确应用的目标。书中对经方中常用的50味中药进行了详细解读,阐释了《神农本草经》中的相关记载,并且从药物组成的角度,结合升降治法,对相关的经方进行了解析。

本书内容是脉证经方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升降药法”为重点,如果结合“阴阳盛衰”和“阴阳脉法”,可以更高效地指导临床。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神农升降药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陈建国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推荐发表。封面及文中图片来源于摄图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