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儒里在哪里(我现在在哪里)

时间:2022-11-14 08:31:52 来源:[db:来源]

在住建部公布的五批共计6819个中国传统村落名单中,镇江市共有5个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分别是新区(姚桥镇华山村、姚桥镇儒里村)、丹阳市(延陵镇九里村、延陵镇柳茹村)、丹徒区辛丰镇黄墟村。

“江南第一古祠”--朱氏宗祠

新区

姚桥镇·华山村

华山村起源于3000年前吴文化发源时期,在历次考古挖掘中,先后发现巨型西周中晚期贵族土墩墓、西汉和六朝时期大型墓葬群,以及较多的唐、宋墓葬和禹王井、南宋古井、观音井、明清古井,并陆续发现了一些古建筑遗址以及古窑址,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底蕴丰厚,素有“江南第一古村”的美誉。

历史上华山人才济济,文化底蕴深厚,是不可多得的宗教圣地。华山张大帝庙是为纪念大禹治水时的英雄张勃而立。张大帝庙历史上有骑马关山门之说,香火十分兴旺,至今镇江地区的开门节庙会和关门节庙会都在华山。

华山银杏古树,据说是张天师所栽,有1500多年历史,高38.8米,径1.86米,雄伟、壮观,被百姓视为“神树”。此树是江苏乃至全国的银杏之最。银杏树下的响水桥是一个2米左右大的青石板,盛夏酷暑村民睡在上面纳凉,蚊虫不叮,犹如装了空调,夜深人静还可以听到石板下面潺潺的流水声,让人拍案叫绝。

华山畿,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雏形就是“华山畿”。“华山畿和华山畿的传说”中梁祝的合葬墓——神女冢就在华山。

现已被列为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加以保护。作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梁祝故事”的发源地。至今“华山畿”这首感人肺腑的古代爱情歌曲还在华山人中传唱。

华山村有一条长约200米的古街,现风貌尚存。因古街路面高低不平的石板似龙脊,故名“龙脊街”。街中的石板路是用三条红黄相间的麻石石板竖拼铺就的,麻石来自遥远的广东和四川,颇费人力及财力,足见华山村当年非常富足。麻石路从街南山下蜿蜒而上,北连张王庙,道路中间的独轮车车辙依然清晰可见。

华山村主要景点有古银杏树、银杏山房、山神庙、龙脊街、奈何桥、神女冢、断山墩殷商居民点遗址等共44处。许多古民居至今仍是雕梁画栋,砖、石雕上的花鸟人物雕纹细腻,栩栩如生。

姚桥镇·儒里村

儒里村是古城镇江东乡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现在的儒里村是2004年由原建新村、儒里村两村合并组建而成的。儒里村自然资源丰富,文化特色鲜明,“朱氏宗祠”等古建筑群和东乡特色饮食文化长鱼脆丝、全羊席等具有较高知名度。

传说儒里的村名,为清乾隆皇帝所题,取意“文公后裔居地,儒人之故里也”,也就是大儒朱熹后裔的居往地。清初,朱氏后生人才辈出,中举为官者多,扩建宗祠,商业兴盛,发展至今,留下了很多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特色饮食文化。

集镇内的儒里古祠是朱熹后裔所建的宗祠,有着330多年的历史,集砖、石、木雕艺术于一体,是徽派建筑在江苏的“盆景”,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这里还有太平天国后期在明朝武举人宅地基础上修复的、建筑工艺精湛、占地千余平方米的古民居;有明清时期老酱园遗址,老墙门、石牌坊、水阁凉亭等;有千年银杏、百年牡丹等众多历史遗产。

以儒里为发源地的“东乡羊肉”远近闻名,一到冬季,无名羊肉馆如雨后春笋,村村巷巷处处皆是。傍晚时分,民众蜂拥而来,喝碗羊汤,沾点羊腥暖暖胃,稍宽裕者烫二两白酒、要一碟“红烧”,解解馋过把酒瘾、暖暖身子。这“红烧”是一大锅稀糊透烂、油汤分清的羊肉,二两、四两、半斤随要随盛。因此,“东乡羊肉”的盛名便传遍遐迩。

传说乾隆下江南私访时品尝过,口谕镇江府定为贡品。目前集镇上的茶楼酒馆多因此而产生,不论是南京的、苏州的都慕名而来,经常是车水马龙、应接不暇,住地的老百姓也靠这一古老特色餐饮而发家致富。

丹阳市

延陵镇·九里村

九里村隶属于丹阳市延陵镇,地处茅山老区,从春秋时期季子安葬于此开始形成,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因距古延陵县九华里而得名。村落与春秋时期吴国名人季札密切相关,是古吴文化的发祥地。村内有驰名中外的“江南第一庙迹”季子庙,另存有季河桥、沸井等多处文物古迹,也流传着“季子三让王位”、“季子挂剑”等优美动听的历史故事。

九里村虽历史悠久,但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战火的损毁、大量民居修整、拆毁和重建,古村的传统风貌破坏严重。九里村现存最早的民居形制是联排式,建筑共用山墙,属于典型的“硬山顶、青砖墙”风格民居。屋顶以小青瓦面,人字硬山为特征,墙体青砖砌筑,清水墙面,门窗尺度小巧,墙面雕饰,墙设孔洞,雕饰精美,但由于战乱、文革等影响,传统建筑留存不多。

九里村以季子庙为中心形成十字街,两侧商业兴盛,店铺林立,人流如织,一度成为丹阳西南部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后季子庙毁,村庄向东侧马山门路拓展,两侧商业兴起,逐步取代类十字型商业街;2007年后,因九里景区建设需求,村庄确定拆迁,现老村已基本荒废。

季子庙

九里村现有文物古迹5处,其中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为“延陵季子墓碑”和“季河桥”;丹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为“沸井”、“功德碑”和“无字碑”。

延陵季子墓碑

季河桥

延陵鸭饺

延陵鸭饺创制于清代康熙年间,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因鸭块酷似雪白的饺子而得名。延陵鸭饺用料考究,加工精细,原汁原昧,鸭块呈象牙色,味鲜肥嫩,肥而不腻,汤汁清澈见底,碗面浮有金黄色鸭油,保留了鸭子本身丰富的营养价值,进餐时每人一碗,入口滚烫,回昧无穷,并以清谈、鲜美、嫩酥、补阴舒肺为特色。

2006年12月,九里村被江苏省政府办公厅核定公布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村”。2013 年08 月,九里村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延陵镇·柳茹村

柳茹村坐落于江苏省丹阳市延陵镇西的香草河畔,生态环境优美,处于苏南丘陵地区,资源丰富,是典型的鱼米之乡。

村落居民多数为贡姓,始祖是贡祖文,与抗金名将岳飞是“刎颈之交”。南宋初年,岳飞被害后,贡祖文救出岳飞年仅12岁的三子岳霖。为保忠良后裔,贡祖文挂冠辞职,带着岳霖及全家隐居到曲阿(丹阳古名)城南偏僻之地“柳塘”,垦荒种地、凿沼养鱼、植柳盈岸,取名“柳茹村”。自此,这支贡姓血脉在柳茹村繁衍子孙,兴村发家,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柳茹村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古村落,历经一代代人的建设发展,逐渐形成别具一格的村庄布局。由于人口众多和安全防御的需要,自南宋至明代,柳茹村结合街巷陆续建造了9座可随时关闭的拱形圈门,其中2个圈门上还建有7米高的更楼,东曰涵春,西曰聚秀,在更楼上可以居高临下放哨。

此外,村内原有古井13口,因此,柳茹素有“九圈十三井”之说,这一城堡式村落格局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1949年丹阳解放以后,九个圈门被陆续拆除,两个更楼则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自此,村落“城堡式”的格局不复存在。

柳茹村现存4处丹阳市文物保护单位,分别为贡氏宗祠、王公祠、眭氏节孝坊和贡式书院。

2013年8月,柳茹村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7年3月,柳茹村又被江苏省政府办公厅核定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村”。总体而言,柳茹村历史格局完整,村落虽有兴替,但基本保留了明清时期的格局。村内历史文化遗存丰富,村落历史价值高。贡氏先祖和岳飞的传奇故事,王公和眭氏的动人事迹更为村落增添了深厚的历史积淀。

丹徒区

辛丰镇·黄墟村

黄墟村建于元朝,位于马迹山下,最早为居民点。后逐渐发展壮大,并以十字街为中心,向东西南北方向延展,另有一条南街横于顶端,街道呈“干”字形。

从十字街往东是东栅门,往西是西圈门,全长600多米。十字街南有东山公、本十三公两个分祠,邻近有前房的毓麟堂;街北是井沿头、大园里、新屋里、槐树脚下以及允卿公、本七公两个分祠。东聚堂靠东有老堂前、六房、八房、四房。十字街口正中座北朝南原有一块明代石碑“双麟碑”,对面朝西是颇具声望的双麟苑茶馆。

冷遹故居

殷氏宗祠

镇东祠宇雄伟,镇西冷家大楼高耸。一幢幢宅第乌瓦灰墙,鳞次栉比,古色古香。镇前一泓溪水如瘦湖,名为九亩塘。湖水碧波粼粼,远山近水交相辉映,呈现出古老山镇的独特风光。

冷遹纪念馆

十字街附近的几条街上分布着几十家商店,如正太杂货、勇昌杂货、元成杂货、源昌杂货、廷记杂货、庆丰杂货等杂货店,还有春阳堂、济生堂、种得堂及天福药店,仅茶馆就有燕贻堂、郑树堂、一品园、惠风园、怡和园、共和园及立园等。

什么是中国传统村落?

据了解,中国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中国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精髓和中华民族的根基,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与自然生态景观资源,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列入传统村落的条件是?

入围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庄,一般要具备以下特点:村落自然景观较好,建筑风貌基本完好,民俗民风传承得好。

入选了又有什么好处?

中国传统村落将获得国家的重点和重点栽培,如专项建设基金支持、金融扶持政策等。

文献资料来源于@携程旅游及其它网络,由@歲仴靜好 整理发布。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