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智能 >

为什么不能惹江西人(为什么说江西人不能接触)

时间:2022-08-17 17:31:47 来源:[db:来源]

江西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不仅宋朝在朝廷的江西人很多,如欧阳修、王安石、曾巩、黄庭坚、文天祥、晏殊父子等等,到了明朝,更是明显,江西人占了大半壁江山。

经历了多年战乱,明朝建国后,第一次科举考试,大明首任状元吴伯宗就是江西金溪人。从此之后,江西人一发不可收拾,在各类考试中总能拔得头筹。而且,江西人不只考试厉害,进翰林院、入内阁的也很多。

江西地图

先看考试。明代的进士榜中看,江西籍竟多达3148人,而且常常是一科包揽一甲,或占据前十名中的多数,这在全国也是奇迹。也许正是由于考中进士的人数众多,导致了能够上状元榜的,江西人也始终排在前列。明朝所有状元,江西共19人,与浙江并列第一。

例如,建文二年的进士考试,前三名都是江西人,而且都是吉水人。考第一名的是王艮,但这哥们长得比较磕碜,就把他和第二名的胡广调换了一下,这样前三名分别是胡广、王艮、李贯。三年后的那次考试,更是厉害,江西人包揽了前7名。简直是国乒队包揽奥运会所有奖牌一样。

进士榜

再看高官。

有明一代,一共设立了53位首辅,有阁臣164人,其中江西籍的首辅就有解缙、胡广、杨士奇、陈循、陈文、彭时、费宏、夏言、严嵩等9人,人数与浙江并列第一。江西籍的阁臣22人,与江苏并列,仅次于浙江。

也因此,时人就对这一现象非常。当时的江西大学士杨士奇就说:“四方出仕之众,莫盛江西。”晚明的钱谦益更说:“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江西人考霸多、高官多,成为明朝政坛的独特现象。

江西风景

江西人为什么在明朝这么牛呢?原因有很多,也很复杂:一是江西地方贫瘠,物产匮乏,士子们只能通过刻苦通过科考这一条路走出寒门;二是江西从商者多,这些人有了钱,开始谋求家族显赫、提高社会地位,舍得在教育上加大投资;三是江西也是人杰地灵的地方,人比较聪明。这导致江西考生有很好的压力和动力,才出现了“朝士半江西”的场景。

太监刘瑾

虽然江西人这么牛逼,但却在明朝却备受地域歧视,很抬不起头来。就像现在一提河南人,都会抱有戒心一样。不是江西人的大臣、文人,对江西人普遍怀有成见,没有好感,江西人在朝臣眼里很不受待见。而且,这种现象不是一时半会,而是持续上百年,甚至伴随明朝始终。

明朝很多人喜欢编排江西人,用各种各样的段子嘲笑江西人。天顺朝首辅李贤说,江西人把河南人的钱都弄光了。成化年间的进士陆容所写的《菽园杂记》,是关于明代朝野掌故的史料笔记,里面提到,江西人小气吝啬(“俭啬”),给江西人起外号“腊鸡”,并举例说,江西人吃荤菜只吃内脏,因为买的时候没有骨头占分量,比较划算;平时摆酒席,席上一大盆菜,其实都是木头雕刻的,只有中间一小块能吃。

焦芳

明代最讨厌江西人的,公开搞地域歧视的,是天顺朝的另一个首辅焦芳。焦芳是河南人,他因为上过一个江西人的当,就对恨江西人恨得牙齿痒。他奏请皇帝,减少了江西50个乡试名额,还禁止向江西人安排京官。他还一再建议吏部,“戒他日勿滥用江西人”。他负责主修孝宗实录,对江西籍的大臣肆意丑化,还列举了前朝名臣如王安石、吴澄的例子,说他们败乱国政。而且,他还从江西延伸到南方,对所有南方人都很歧视。他专门做了一张《南人不可为相图》送给了大太监刘瑾,增加了刘瑾老家陕西的乡试名额。

金瓶梅

万历朝首辅张居正也不喜欢江西人,在科考时故意不让江西才子汤显祖通过,使汤显祖怆然离京。要知道,明朝的首辅就相当于丞相,也就是国务院总理。像李贤、焦芳、张居正等首辅都歧视江西人,下面的情况也就可想而知了。

曾游历全国、见过大世面的万历朝官员王士性则说,江西商人最善于干“空手套白狼”的生意(“张空拳以笼百物,虚往实归”),令人不齿。就连当时最流行的黄色小说《金瓶梅》也贬低江西人。其中有个片段写,两个人在谈话中说:“那人这么蹊跷,肯定是江西人。”给江西人戴上了“蹊跷”的帽子。

汤显祖《牡丹亭》

江西人在明朝不被待见的原因,可能在于:一是江西人太过优秀,被很多外地人尤其是北方人嫉妒;二是江西人在朝中人数最多,势力最大,权倾一时,得罪的人多,也就激起了反对者多;三是大奸臣严嵩是江西人,他这一个大老鼠坏了一锅汤,连累了江西,才让人侧面。

张居正

其实,哪个地区的人都有好有坏。有人说,讨论地域话题,既危险又无聊。但是,连孔圣人都喜欢讨论地域问题:“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所以只要不搞地域歧视、人身攻击,有时候说说也是挺有趣的。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